中国茶叶加工

新茶食·新茶饮

  • 茶饮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与趋势

    张铭铭;尹军峰;赖声泓博;汪芳;陈建新;魏志文;

    茶饮产业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民生产业。文章全面梳理我国茶饮产业的发展历程,系统总结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并重点提出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茶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思考方向与践行路径。

    2025年01期 No.179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0K]
    [下载次数:4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不同颜色包装膜对抹茶饼干色泽的影响

    潘俊娴;叶丽伟;吕杨俊;蒋玉兰;王霈菲;朱跃进;方育敏;王剑;张士康;

    研究探讨了不同颜色包装膜对抹茶饼干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颜色包装膜的透光特性存在差异。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抹茶饼干的色差L*和a*逐渐增加,b*逐渐降低。茶色包装膜能较好地延缓抹茶饼干色差L*和a*的增加,b*的降低。针对色差a*值,茶色包装膜包装的抹茶饼干的色泽稳定性较好,其次为蓝色、绿色和深蓝色包装膜包装的饼干。说明抹茶饼干中色差a*值的变化主要与蓝紫区(400~500 nm)和红光区(620~700nm)有关,其中蓝紫区光线对a*值的影响较小,红光区的影响较大。

    2025年01期 No.179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抹茶刺梨软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梁增彩;田应刚;唐伟;张建康;白志文;

    试验研究了抹茶刺梨软胶囊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筛选软胶囊内容配方、囊壳配方及干燥条件参数,确定抹茶刺梨软胶囊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抹茶刺梨软胶囊内容物的最佳处方配比为抹茶粉∶刺梨冻干粉∶铁皮石斛粉∶山茶油=10∶10∶5∶24,蜂蜡加入量为内容物的2.0%;抹茶刺梨软胶囊囊壳的最佳配比为明胶∶甘油∶水=3∶2∶5;溶胶温度70℃,软胶囊最佳干燥温度30℃,干燥时间10~12 h;3批中试成品率≥95%,崩解时限符合要求。优化的软胶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为抹茶刺梨软胶囊制备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2025年01期 No.17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信息与交流

  • ISO/TC34/SC8/WG10绿茶术语工作组第三次会议成功召开

    杜颖颖;

    <正>2月17日,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茶院)组织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茶叶分技术委员会(ISO/TC34/SC8)绿茶术语工作组(WG10)第三次工作组会议线上顺利召开,来自中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注册专家参加会议。中茶院党委书记、所长杨秀芳研究员作为WG10工作组召集人主持会议,杜颖颖研究员作为工作组注册专家参会,浙江大学龚淑英教授、陈萍副教授、浙江茶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毛立民博士以及中茶院张亚丽副研究员、苏小琴副研究员、张俊副研究员等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杨秀芳研究员向与会专家报告了绿茶术语修订最新进展情况,

    2025年01期 No.17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国家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CMA二合一“复评+扩项”现场评审

    杜颖颖 ;王静;

    <正>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品质检测实验室/国家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顺利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与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二合一“复评+扩项”现场评审。评审组6位专家依据认可规则、认可准则、认可准则应用要求和资质认定要求等,按照评审程序,通过听取实验室情况汇报、参观实验室、现场试验、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提问、能力验证结果等评审方式,对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本次申请复评审及扩项在内的全部技术能力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评审。此次评审,中心申请扩项添加剂领域27项、农残领域1项、感官领域2项、营养成分1项,其中多项参数为中心自行研发的方法。

    2025年01期 No.17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国家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2024年度各项能力验证

    杜颖颖 ;王静;

    <正>2024年,国家茶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品质检测实验室(以下简称“中心”)按照CNAS对各领域能力验证频次的要求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对能力验证的要求,共参加了6项国家认监委和获得认可的能力验证提供者组织的验证项目,覆盖元素、微生物、添加剂、营养成分、农药残留5个检测领域,检测项目包括氟、镉、日落黄、灰分、菌落总数、联苯菊酯,毒死蜱等。目前,所有能力验证活动均取得“满意”结果。这些满意结果的取得,充分展现了中心在检验检测方面方法科学、数据精准的技术实力。未来,中心将持续优化管理体系,深入开展内外部质量保证活动,进一步加强能力验证,不断提升检测水平,严格遵循“方法科学、结果准确、行为公正、服务优质”的质量方针,为茶叶质量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和更高效的服务。

    2025年01期 No.179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工作会议(2024)暨安溪茶产业标准化发展交流会在福建安溪顺利召开

    石琳 ;张亚丽;

    <正>1月12日,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主办,安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三届工作会议(2024)暨安溪茶产业标准化发展交流会在福建安溪顺利召开。全国茶标委委员、观察员、相关标准化工作组成员,以及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泉州市农业农村局和安溪县有关单位的领导、企业代表等160余人参会。全国茶标委全体代表会议由杨秀芳所长主持,吴毓舟书记致欢迎词。王庆主任委员、闫虹光二级调研员、周子乔处长分别围绕全标委五年工作亮点,标准化工作体系、机制和要求,标准与产业深度融合等方面发表讲话,给予指导。

    2025年01期 No.179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2025年浙江省茶业科技年会在杭州举办

    <正>1月18日,由浙江省茶叶学会、浙江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主办,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承办的2025年浙江省茶业科技年会在杭州隆重举行。浙江省茶叶学会理事、工作组委员会成员、相关企业代表等180余人参会。本次科技年会的召开,进一步汇聚了行业智慧,共同探讨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的新趋势、新路径。年会就茶产业的前沿技术、新质生产力、品牌技术、市场拓展、AI技术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助力浙江茶产业腾飞,再创辉煌。会上进行了产品共创坊签约仪式和2023-2024年度省茶叶学会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颁奖仪式以及科普基地授牌仪式。

    2025年01期 No.179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茶资源跨界应用

  • 茶树花护手霜的开发及其性能研究

    盛文斌;苏蕾;俞丽珠;王燕飞;盛华福;秦芳婷;魏然;苏祝成;

    为提高茶树花资源的利用率,填补茶树花日化领域开发的空缺,研究制作了一款茶树花护手霜。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茶树花提取物,检测茶树花提取物内含物质以及抗氧化性能,验证其作为活性成分添加进护手霜的可行性,并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茶树花护手霜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茶树花提取物0.5%、茶树精油0.18%、维生素E油14%、羊毛脂3%、硬脂酸1%、甘油5%、卡波姆940 6%、甜菜碱0.5%、1,3-丁二醇3%、癸基葡糖苷1%、单硬脂酸甘油酯1%、三乙醇胺9%。此条件下制得的护手霜膏体细腻,贮藏稳定,护肤性能良好。研究可为茶树花在日化护肤品行业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1期 No.179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白茶洗洁精的配方研制及其性状研究

    盛文斌;保苏洋;秦芳婷;俞丽珠;盛华福;苏祝成;魏然;

    为了更高效地利用白茶资源,填补白茶在日化领域开发的空缺,研究开发了一款白茶洗洁精。文章对白茶提取物的基础理化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检测,并以白茶提取物为洗洁精的活性物质,并对其配方进行研制。采用正交实验结合模糊综合评定法确定最佳产品配方及制备工艺,并对洗洁精样品的pH值、色差、耐热性、耐寒性、离心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去污力、护肤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白茶提取物中的多酚类和氨基酸含量丰富。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白茶洗洁精的最佳配方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1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8%,茶皂素1%,丙三醇2%,无水柠檬酸3%,白茶提取物0.6%,氯化钠2.5%。研发的洗洁精温和,具有良好的清洁去污能力和保湿护肤的品质特性。

    2025年01期 No.179 29-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6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健康与品控

  • 基于HS-SPME-GC-MS分析龙泉花香红茶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肖添鑫;曹妍芳;张金发;刘善红;蔡仁慧;叶海波;陈佳意;陈玮璇;戴彬炜;施林佐;吴媛媛;

    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了5个龙泉乌龙茶品种制作的花香红茶挥发性成分。醇类化合物是5个龙泉花香红茶的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占比超过50%。通过香气活性值(OAV)筛选出19种OAV值>1的挥发性成分,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茉莉酮、香叶醇、橙花叔醇、癸醛为5个花香红茶香气的最重要贡献物质。OPLS-DA分析将5个花香红茶分为四类,‘黄观音’红茶和‘梅占’红茶的差异较小,香气特征相似度较高。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筛选VIP值>1的挥发性成分30种,可用于区分上述4类红茶样品。研究明确了龙泉花香红茶的香气特征成分和关键的香气贡献物质,为提升龙泉花香红茶的香气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1期 No.179 38-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7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不同施肥处理对老茶园土壤改良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杜颖颖;林海裕;张俊;谢思宇;谢细和;高海燕;苏小琴;杨秀芳;

    针对老茶园土壤酸化板结现象严重的问题,设置4个不同施肥处理方式,分析研究施肥模式对老茶园土壤以及茶叶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严重酸化的老茶园土壤改良方案。结果表明,有机肥、无机肥的配施,和生物炭的施用可将土壤pH值分别提高0.72和0.30。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类含量和微生物活性的提升有明显的影响。与对照相比,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后,两年春茶水浸出物含量提高1.5%和3.05%,茶多酚含量提高0.67%和2.2%,茶氨酸含量提高0.08%和0.32%,施用生物炭和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对水浸出物、茶氨酸等含量的提升也有较显著影响。感官分析显示,生物炭、有机肥配施对老茶园茶叶品质提升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因此,酸化现象严重的老茶园可选用有机肥和生物炭配施,或者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的方式。文章为酸化老茶园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1期 No.179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0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产业与文化

  • 浙江省宜机化茶园建设思路初探

    潘春辉;任苧;冯海强;

    茶产业是浙江省最具特色、最负盛名的历史经典产业之一。在当前浙江省茶园生产中,存在作业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力季节性缺乏、工作环境相对艰苦等问题,浙江省茶产业机械化发展势在必行,茶园宜机化建设(改造)相关研究迫在眉睫。文章就茶园宜机化建设过程中茶园地块选取及改造、茶树品种选择,以及基于茶园重要生产环节现有机械装备的了解进行茶园立地条件调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为浙江省宜机化茶园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思路。

    2025年01期 No.179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国茶叶出口面临的绿色贸易壁垒及应对策略

    杨兴锐;孙婉琪;杨雪;吕碧君;

    全球环境与国际贸易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使得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茶叶出口量在全球茶叶市场约占40%的份额;然而,近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设立的绿色贸易壁垒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国茶叶的出口。为了帮助我国茶叶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文章深入分析了我国茶叶出口概况、茶叶出口遇到的绿色贸易壁垒类别,探讨了国外茶叶标准严苛、茶叶出口认证与国际接轨度不高及茶叶生产和加工企业环保意识不强等问题如何导致我国茶叶出口遇到绿色贸易壁垒;最后从政府层面提出加强茶叶监测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力度、推动茶叶企业绿色转型等建议,从行业层面提出推动茶叶企业积极参与环保认证、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等建议,从企业层面提出实施品牌化运营、强化过程管理、完善供应链管理等建议。文章可为我国茶叶出口破除绿色贸易壁垒提供思路和方法,为我国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5年01期 No.179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下载次数:9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促进淳安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的策略分析

    伍群群;李继;宿迷菊;汪光军;王志岚;

    文章系统梳理了淳安县茶文旅康融合发展的现状特征及制约因素,从资源深挖、业态创新、支撑强化三个维度提出协同发展路径。淳安县在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融合发展日盛等方面已形成优势,但存在资源开发不深、发展方式单一、发展支撑不足等关键制约。据此提出深度开发资源、构建“新模式+新业态”融合路径及强化支撑体系等策略组合。文章提出的“茶文旅康”四维联动模式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实践指导价值,也为县域特色产业融合路径创新提供了理论参照。

    2025年01期 No.179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1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丽水莲都区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廖彬慧;周继红;

    茶产业作为丽水市莲都区农业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文章深入剖析莲都区茶产业当下发展状况,梳理现存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从构建生态茶园、提升茶园现代化管理效能、拓展多茶类产品体系、强化品牌宣传推广四个维度发力,推动茶产业蓬勃发展,全力迈向“一亩万元”的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目标。

    2025年01期 No.179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中国茶叶加工》征稿征订启事

    <正>《中国茶叶加工》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主管,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茶叶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以茶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技术成果,内容涵盖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装备、储运保鲜、品质化学、质量标准、功能保健、资源利用、经营管理、市场流通、文化历史等领域。经中国知网等单位对《中国茶叶加工》多项学术指标进行综合评定,本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全文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等国内知名数据库全文收录,可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中教数据库等数据平台检索。

    2025年01期 No.179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中国茶叶加工》撰稿指南

    <正>撰稿要求如下:文稿内容应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以及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1、文题: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内容,不超过20个字。文题下方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全称、城市和邮编。凡属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在首页脚注详细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并务必注明项目编号。2、摘要:以第三人称简述文章主要内容(一般包括目的、方法、结论),字数在250字左右。3、关键词:3~8个,应反映论文所属的专业领域,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4、中图分类号:按《中图法》标注。5、引言:概述研究目的和重点,引导阅读和理解全文。6、正文:要求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言准确、简洁。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创新,具有实用价值。7、结论:结论应以正文中的分析为依据,完整、精辟地指出研究结果,尽量避免与引言内容重复。

    2025年01期 No.179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